网友们一致表示
这可能是最近半年看过的最棒的广告!
泰式短片惯有的幽默手法,加上神反转剧情,以及演员浮夸出神入化的演技!真是给跪!原来我们平时一直使用的百度地图,背后藏着一群专业又不失幽默的人工智能“算法官”和“数据人”呀!
先不多说,
直接自己看吧。
▼
要么路痴、要么失恋、要么出差不定闹钟到头来不反省自己还怪交通拥堵……

不过,话说回来,虽然把物拟人化的做法,从创意本身上来说,是挺常见的。
但还是挺意外地图类的产品,能把广告打成这个样子。
因为在常规思维里,它的工具属性太强了,只有用的时候才会想得到,不用的时候就撂一边。
并且,在用的时候,也基本不会与它产生人际之间的那种对话感。
而趁着十一黄金周出行高峰期的来临,百度地图在这次传播里,就赋予了自己的产品一种对话感,来凸显自己是一个「更聪明的人工智能地图」。
百度地图把 AI 直接进行了拟人化,然后基于隐藏在地图背后的技术算法,架构出一个有空间感的实验室。
生活在实验室里的算法工程师们,他们不是冰冷的机器人。
而是有自己的业余爱好——打扑克,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——遇到「地震」时同样恐慌。
在这个实验室里的工程师们,百度地图对他们都进行了细致的分工。
比如,在团队里,「数据人」属于那种反应和计算能力超快的;

「算法官」是实验室里的指挥官,他不仅拥有高度智慧,还能读懂用户的情绪和潜在需求。

还有「小度机器人」,则属于那种机灵的智能出行助手。

百度地图提炼出的每个故事场景——路痴迷路、失恋想找个地方发泄、出差遇堵,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可以代入亲身经历的。
并且在展开这些故事的时候,剧情上都是一波三折。
而无论这个过程中,用户的需求有多复杂,心情有多随机,线路有多少选择,工程师们都能轻松应对,给出很体贴人心的解决方案。

为了让广告片里创意的戏剧化效果,能够得到最大能量的释放,百度地图专门奔赴泰国,和泰国导演及技术团队一起来完成本片的拍摄。
于是,在成片中,我们也看到了泰式广告里那种细微之处的幽默感,以及人物肢体语言在表达上有的那种夸张感。
而工程师们这种有血有肉、带点幽默感的性格,也会让人看的人,产生一种想要与这群数据人和算法官面对面交流的欲望。
▼
另外,对百度地图来说,它在三个情节里面想要渗透的产品功能,也做到了适时植入。
比如,路痴们的福音AR 实景导航功能;

出差时可以常用到的预估出发时间功能;

小度智能语音精确到秒级的识别功能;

失恋的女生在喊出自己的需求后,话音还没落,小度的语音提示规划路线就发出声音了,精准地诠释了什么是“秒级响应”。
可以说,如果把百度地图比喻成一个“大脑”的话,那么它应该是一个在 AI 的加持下,不断进化的大脑吧。
有了「更聪明的人工智能地图」,出门都不用带脑子了